1、切刀消毒:准备两把锋利的切刀,用酒精或0.2%~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切块:中小型薯采取纵切法,充分利用顶芽优势。大薯按芽眼切,以利于发根出芽。切块时,每切完一个种薯,换一次切刀,尤其是当切到病薯、烂薯时,将切刀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剔除病烂薯,换切刀继续切块。切好后的薯块,每块不低于25g。3、拌种处理:切块后30分钟内进行拌种处理。用2公斤70%的甲基托布津加1公斤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公斤滑石粉混合成粉剂,种薯切块后,每50公斤薯块用2公斤混合粉剂拌匀。4、催芽:用潮湿的布料盖住,放入环境温度15℃~18℃、湿度85%的室内催芽,要注意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烂薯要及时挑出。当芽长出0.5~1厘米左右时即可播种。
种薯切块种植,可促进块茎内外的氧气交换,打破休眠期,提早萌芽和出苗。然而,当切块时,很容易通过刀口来传递疾病,导致种子腐烂,缺少幼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并加速品种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