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季节蚕豆发生赤斑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4-08-21 19:36

蚕豆赤斑病的病原菌菌核,会在田间病残体中越冬,等到适宜的温度和天气条件时,菌核会萌发出分生孢子梗,进而产生孢子,开始进行侵染。在侵染过程中,会随风雨进行传播,如果田间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天气,赤斑病的传播会得到一定的遏制,不过一旦遇到连阴雨天气时,叶、茎、花或豆荚上的病斑开始迅速变大,危害也会越来越重,直至最后蚕豆枯死。

1、湿度。蚕豆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比较多,容易感染赤斑病。2、土壤。粘性土壤相比沙土质土壤,发病率会有所提高。3、地势。地势较洼的农田,相比正常高度的农田,发生赤斑病的几率要高。4、排水。排水不良的农田或者是常年连作的地块,更容易感染赤斑病。

以混在病残体中的菌核于土表越冬或越夏。菌核遇有适宜条件,萌发长出分生孢子梗,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与蚕豆接触时只要有水湿即萌发长出芽管,先端形成的附着器紧贴叶面,产生侵染丝穿透角质层而侵入,条件适宜潜育期48小时;天气干旱病斑停止扩展,终止于圆斑或条斑;如遇有阴雨连绵,病斑迅速扩大或汇合致叶片变为铁灰色,引致落叶,植株各部变成黑色,遍生黑霉,仅3~4天致全株枯死。剖开枯死茎部,可见黑色扁平的菌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