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腐烂病传播途径:病原菌在带菌的病残体、土壤、未腐熟的农家肥以及越季的病株等载体上越冬,成为重要的初侵染菌源,并可在不同的寄主之间辗转为害。病原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土壤、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多从植株的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进行侵染。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因害虫体内外可携带病原菌,害虫取食叶片造成大量伤口,成为该病病原菌侵入的重要通道,故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软腐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发病,传播速度也较快。发病初期外叶萎蔫,早晚和阴雨天尚能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加重,外叶塌下,使叶球裸露,随即变为褐色黏滑软腐状。浸染由叶片基部向短缩茎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灰黄色恶臭味的黏稠物,直至全株腐烂。白菜伤口主要有自然裂口、虫伤、病痕及机械伤等,其中叶柄上自然裂口以纵裂居多,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在生产上久旱遇雨或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地表积水,土壤中缺少氧气,不利于白菜根系发育和伤口木栓化,则发病重;此外与白菜品种、茬口和播期也有关。连作地、低洼地及播种早的发病重。田间病株、春天带病采种株、土壤、堆肥以及菜窖附近的病残体是田间发病的侵染来源。病菌在田间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并通过伤口系统侵染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