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约1×10mm,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白叶枯病斑上菌溢不多不常见到,而细菌性条斑上则常布满小珠状细菌液。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病菌多从气孔侵入,在病叶片上形成水渍状小斑点,尔后扩大成暗绿色短而细的条斑,对光看是透明状,条斑可连接、合并形成枯死斑块。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可为害叶片、叶鞘、茎、节、穗和谷粒。叶片发病症状:首先危害外部老叶片,并从叶尖部向下发展,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锤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远观水稻普遍红尖。叶梢发病症状:叶鞘受害多发生在幼穗抽出时,病斑赤褐色、短条状,后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后期中央灰褐色,组织坏死。
水稻细菌条斑病刚发生时,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随着病害的严重,颜色会变成黄褐色,而小斑点也会变成条斑,并且依然会透明,所以水稻细菌条斑病很好分辨,记住两点,一是褐黄色条斑,二是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