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发生的轻重与否,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在春、秋两季少风、多雾、多露、多雨的地区葡萄霜霉病发病比较严重。
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病菌借风雨传播,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在生长期中病菌能不断进行重复浸染,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的发生与降雨量有关,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该病多在秋季发生,是葡萄生长后期病害,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发病。病菌卵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33℃,适宜温度25℃,同时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
病菌在病组织、幼芽中或随病叶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靠风、雨传播到寄生叶片上,由气孔、皮孔侵入,并可反复进行侵染。雨露是病菌侵入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低温多雨冷凉潮湿或雾露重的环境下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