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是什么样的?

2025-01-05 10:20

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抽穗前遇高温,高湿,或连阴天,是发病的危险期,此期喷洒戍唑醇,或多菌灵胶悬剂预防。抽穗期高温、高湿或连阴雨天赤霉病会暴发。当气温>15.0C、空气相对湿度>85%特别是麦穗潮湿或有水珠时,极易发生赤霉病流行。

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主要与小麦生育期、气候条件、菌源等因素引起苗腐,中后期侵染引起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性最大。

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述等毒素,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还会导致怀孕母畜中毒后流产。

春管现场,一台台镇压机辗过麦地,让旺长的麦苗收敛锋芒;一台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出一条条水龙滋润着麦田。

(1)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为禾谷镰孢菌、燕麦镰孢菌、锐顶镰孢菌、三隔镰孢菌、串珠镰孢菌等,以腐生状态在田间残留的秸秆等各种植物残体上越夏、越冬,每年春季病菌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并在空气中随风雨传播,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都能侵染危害,尤其以扬花期侵染危害最重。(2)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尤其是小麦扬花期)期间,下雨天气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最重要因素,当平均气温9℃以上、持续3-5天阴雨天气、雨量达12毫米以上,此时若恰遇小麦扬花期,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