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温度16-24°C,低于5°C或高于30°C不发病,湿度85%易发病,低于60%不发病,依靠气流和雨水传播。有水膜存在1.5小时萌发,2-3小时完成侵染。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湿度是决定病害轻重的主要因素。在5-30℃时均可发育,以15-25℃最适宜,20-25℃时潜育期最短,仅3天,气温高于30℃,病害受抑制。在有水滴的适温条件下,孢子囊只要1.5小时就可萌发,2-3小时就可完成侵入,而在干燥叶片上孢子囊则不能萌发。在湿度较小时,病斑水渍状不明显或较小,湿度大或雨后,水渍状明显且迅速扩大。在多雨多露的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病害流行的速度最快。当棚内湿度大,温度在16℃以上时,便可出现发病中心。温室和塑料大棚,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当,通风不及时,造成棚内湿度过高,夜间温度低,湿度大,容易结露;叶片上长时间保持水滴,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也能危害茎和花序。此病害在黄瓜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特别是在黄瓜进入收瓜期时发病较重。低温高湿的环境,温度在15-28℃,湿度在83%以上,有利于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病菌可以通过种子、污染的土壤、病残体、气溶胶等途径进行扩散和传播。一些栽培不良的方法,例如过量施肥、缺乏灌溉、罩棚内不良通风、间作等,都可能导致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黄瓜是喜温蔬菜,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32℃,能实现四季栽培,春冬两季是温室栽培,春秋两季是露栽培。春季直播栽培黄瓜,4月中下旬10厘米地温稳定达到13℃上就能进行播种,6月上旬至7月底,就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