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粉痂流行规律是什么?

2024-08-18 11:50

马铃薯疮痂病发生规律:病菌不但能在马铃薯上寄生,也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一旦传到新区,就能在当地病薯和土壤中越冬并存活多年,病土带菌肥料及病薯是主要的初侵染。在块茎生长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薯从伤口或皮孔侵入,当块茎表皮木栓化后,病菌侵入较困难。病菌发育适温为25℃~30℃,最宜相对湿度33%,适宜pH值5.2~8.6,一般以中性偏微碱性的沙壤土发病较重,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发病重,酸性土壤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2)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3)选留无病种薯,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剔除病薯,必要时可用2%盐酸溶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将种薯浸湿,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晾干播种。(4)增施基肥或磷钾肥,多施石灰或草木灰,改变土壤ph值。加强田间管理,提倡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