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是?

2024-12-21 12:07

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

症状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果实很少受害。发病初期在叶的两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叶正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色粉斑,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白色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黄枯,在病斑上长出成堆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保护地内为害越冬。南方菜区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为害越冬和越夏。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10―25℃均可发病,高温干燥和潮湿交替,病害发展迅速。生长后期,植株生长衰弱病害严重。种植过密、生长期缺肥亦发病较重。

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或在保护地瓜类作物周而复始地侵染。通过叶片表皮侵入,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低湿可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高温干旱与高湿交替出现,有利于发病。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