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白粉病的流行规律怎样?

2024-12-21 12:18

白粉病是由单丝壳白粉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田间流行的适宜温度为16~24℃,空气湿度在45%~75%时发病快,湿度低于25%仍能发生,湿度超过95%时则发病显著受到抑制。一般雨水偏少的年份易于发病。在管理粗放、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阳光不足、浇水过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病。

气候: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温为15-25℃,发病程度取决于湿度和寄主长势。低湿(相对湿度25%)可萌发,高湿(相对湿度85%)萌发率明显提高。温室大棚前期大水漫灌和后期浇水过少时,西葫芦白粉病发病重,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西葫芦白粉病极易流行。栽培管理:栽培过密、光照不足、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早衰都会促使西葫芦白粉病严重发生。

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温为15-25℃,发病程度取决于湿度和寄主长势。低湿(相对湿度25%)可萌发,高湿(相对湿度85%)萌发率明显提高。温室大棚前期大水漫灌和后期浇水过少时,西葫芦白粉病发病重,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西葫芦白粉病极易流行。

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相关。[3]气候: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温为15-25℃,发病程度取决于湿度和寄主长势。低湿(相对湿度25%)可萌发,高湿(相对湿度85%)萌发率明显提高。温室大棚前期大水漫灌和后期浇水过少时,西葫芦白粉病发病重,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西葫芦白粉病极易流行。[3]栽培管理:栽培过密、光照不足、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早衰都会促使西葫芦白粉病严重发生。[3]。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