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秧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

2025-01-10 18:42

防治水稻烂秧的关键技术是改进育秧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增强小秧抗病力,必要时辅以药剂防治。因地制宜采用旱育稀植、塑盘育秧、温室育秧等新技术。精选成熟度好、纯度高、杂质少的种子。浸种时间要把握好,浸到谷粒半透明、胚部膨大、隐约可见腹白和胚为好,不能时间过长;催芽要做到高温(36—38度)露白、适温(28—32度)催根、淋水长芽和低温炼苗。根据育秧方式、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期、播种时和苗龄。加强肥水管理,适时盖膜揭膜,调控秧池(苗床)温度,防冻保温;小水勤灌,薄肥多施,促使秧苗稳健生长,提高抗病力。

药剂防治可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30%立枯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药时应保持薄水层。也可在进水口用纱布袋装入90%以上硫酸铜100-200g,随水流灌入秧田。绵腐病严重时,秧田应换清水2-3次后再施药。

加强水肥管理,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早上水,遇低温时灌水护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3叶期灌水以减小温差,保温防冻,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冷空气过后转为正常管理。薄膜育苗的于上午8-9时要揭膜放风,放风前先上薄皮水,防止温湿度剧变。发现死苗的秧田每天灌一次“跑马水”,并排出。小水勤灌,冲淡毒物。施肥要掌握追肥少而多次,先量少后量大,提高磷钾比例。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二叶展开后,早施“断奶肥”。秧苗生长慢,叶色黄,遇连阴雨天,更要注意施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