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存在哪些弊端?

2025-01-10 18:53

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在秸秆直接还田时,一般应适当增施氮肥,缺磷的补施磷肥。秸秆翻压还田后,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使土壤与种子接触不紧密,影响正常发芽。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病虫害在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可能导致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越冬后发生。中国农村土地面积小,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难以推广,小面积的秸秆机械还田成本较高。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地表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墒目的,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但会给灌溉带来不便,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播种。这种方式适合机械化点播和干旱地区,但有利于病虫越冬,下一年水稻病虫害可能加重;秸秆腐烂会引起微生物与下茬作物夺氮,前期应增施氮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