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或病梢上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遇到雨水,闭囊壳吸水膨胀破裂,散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幼嫩芽梢及叶上,进行初次侵染。发病后的病斑上多次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秋季病叶上又产生小粒点即闭囊壳,随落叶越冬。
春季气温上升,遇到雨水,闭囊壳吸水膨胀破裂,散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幼嫩芽梢及叶上,进行初次侵染。发病后的病斑上多次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生规律及习性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茧在树冠下的土块或石块下、杂草内、树皮缝、树洞中越冬。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羽化盛期一般为6月上旬。6月中旬前后是产卵盛期,卵散产于叶背主侧脉交叉处,通常卵期为7天左右。
幼虫老熟后多于凌晨1~6时沿树干下爬,寻找石缝、土缝及石块下做茧化蛹。第一代老熟幼虫下树做期自7月初至8月中旬约一个半月,盛期在7月下旬;第二代老熟幼虫下树期从8月下旬至9月底、10月初,计40天左右,盛期在9月上中旬。